2)第389章百济降_大唐古武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前方军队站稳脚跟,大唐后续普通府兵,年轻文士,就开始登陆了。

  这一批多达上千人的士子,十五万府兵,就是为长期占领半岛做准备的。

  至于李承乾,在他收到百济投降的消息之后,又会向朝廷请求援助,无论是人员,还是钱粮。

  当然这是整个大唐上上下下,最喜闻乐见的事情。

  首先是各大世家,士子,因为要治理地方,就离不开文人;其次是底成官员,大量有一点能力的底成官员,甚至是小吏被提拔起来,虽然说这官做得有点远,但权力不小啊。

  商人也很高兴,除了外贸产品,其他的国家大量需要,虽然说利润不高,但是不愁销路,无论是粮食布匹,还是陶瓷瓦罐,甚至是竹子编的背篓,都能换钱。

  商人到处收购,统一运到指点地点,换回钱财,又继续找百姓收购,或者请工人制作,这又拉动了地方经济,让百姓多了收入。

  当然,最高兴的那只能是李世民,国外开疆拓土,国内一片繁华,原来无数无法安置的士子,全都离开了长安,偶尔他还会感觉到怎么就连最底层的小吏都不够用。

  看不顺眼的人,也都被驱使出去,小官那是发配,明升暗降,高级官员就是巡查全国。

  安排几个巡查组,轮流,交叉巡视,既稳定了地方,查处了一些贪官污吏,收获了好名声。

  而且还统计了全国一些以前未曾注意的细节,比如山川矿石,果树蔬菜,地方特产,这些又将为下一步全国大开发做出准备。

  这些很大一部分都是司徒长风的建议,如今效果显著,让原本想到司徒长风就不待见的李世民,如今也顺眼多了,深感这波不亏,于是乎伊州侯府就得到大量赏赐。

  熊津城义慈王病倒了,而且是那种卧床不起的大病,司徒长风探望过一次,以他的医术,一眼就知道这是病入膏肓,无救了。

  义慈王也明白自己的情况,很快就做出决定,传位扶余漳,让他全权负责百济一切,并妥善处理投降一事。

  又过了一天,司徒长风拿出一份圣旨,加封扶余漳为大唐百济王,改百济百济州,分熊津,顺天两郡,吴王李恪任州牧。

  虽然李恪是州牧,不过那都知道是虚职,所以李恪也并未干涉司徒长风的安排,老老实实的去安抚百济的贵族世家。

  分出人手,拿着两代百济王的命令,大唐全盘接收了百济地盘,并且发布了许多安民政策。

  比如所有百济百姓,享受大唐百姓一样待遇,并且大方的免了他们三年除劳役外的其它税收。

  至于劳役,那是不能少的,毕竟要大力开发,没有人手可不行,不过就算如此,所有百姓都已经非常开心了。

  要知道百济本身各种劳役税收可不低,百姓也只能勉强做到饿不死而已。不是如此,他们如何能与高句丽,新罗抗衡。

  最主要的是大唐说得很清楚,大唐劳役不用自己准备食物,统一由朝廷提供。

  这在百济人看来,这简直不是服劳役,而是工作,除了没有工钱。

  《大唐古武系统》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手打吧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手打吧!

  喜欢大唐古武系统请大家收藏:大唐古武系统。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