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4章 大义凛然的太子_大宋一品权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刻板而不知变通,这也是赵佶向来不喜他的原因。

  “嗯。”赵佶脸色难堪皱了皱眉头,一时也有些骑虎难下了。

  “陛下,老臣恳请解送秦烈入京,听听他本人的辩解,再予以处置,若他真是为了邀功,在明知道黎阳仓的重要性之下,还依旧这么做,老臣愿第一个支持陛下,杀了他以正国法。”

  就在满朝文武,皆声讨诛杀秦烈,甚至太子赵桓这个姻亲,都与秦烈划清界限之际。

  却有一人站了出来,老泪纵横的跪地替秦烈求情道。

  “朱爱卿的忠心,朕是知道的,既然爱卿有此提议,朕准了。”

  赵佶见朱桂纳这个秦烈的老岳丈站了出来,当即顺坡下驴开口道。

  “今日朕乏了,李都知散朝吧。”不等群臣继续声讨秦烈,赵佶却摆摆手。

  内侍省都都知李彦,当前上前喊道:“陛下有旨,散朝。”

  都都知是大宋宦官职务最高的官职。

  据宋史记载:内侍初补为小黄门,得升为内侍黄门,逐级升迁,以都都知为极品。

  “王中丞,人说吃一堑,长一智。我看你分明是不长记性啊,那秦烈一介小吏,被你三番五次弹劾不倒,反倒助涨其威势,你这等做法岂不是愚蠢?”

  散朝之际,梁师成看了眼脸色铁青的王黼,一脸讥笑的摇头走出了大殿。

  当朝之上,能够对王黼这样说话的人,也就梁师成一人尔。

  因为梁师成是保太子的,这也是梁师成的聪明之处。

  如今王黼与郓王赵楷走的很近,这事显然瞒不过皇帝。

  他梁师成要是跟他们走近了,不但不会讨好,反而会惹得皇帝猜忌。

  至于王黼为何三番两次找秦烈麻烦,其实还是因为高俅之子高世德之死有关。

  如今王黼和高俅都归入郓王**,高俅堂兄高廉之子,更是与王黼之女结亲,高王两家不但成为政、治同盟,更成为姻亲。

  这也是为何王黼,会三番两次弹劾秦烈的原因之一。

  其次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王黼对秦烈有着强烈的妒忌之心,还有就是秦烈那惊艳的才识,让他有危机感。

  王黼虽然是进士出身,但实际他却根本无才识,唯有口才、才智出众,善于巧言献媚。

  前几年他还是一个小吏,可就因为攀上蔡京,结果一年之内越级升迁八阶,由从四品的通议大夫,直接被任命为特进、御史中丞、少宰。(少宰既右宰相)

  以秦烈今年在地方任职的表现,王黼于公于私的认为秦烈会成为第二个自己。

  目前朝堂之上,刚刚四十出头年纪,便位居少宰之人,仅他一人。

  像蔡京年近八十,梁师成、童贯也已经年近七十岁,可以说中年一代,他王黼显然是拥有最大前途之人。

  所以这个时候,秦烈这样杀出来的黑马,自然是王黼扼杀的对象。

  “老匹夫,迟早有一天抄你满门。”看着梁师成那傲慢的嘴脸,王黼忿忿的自忖道。

  而通往皇宫的走廊之上,此刻太子詹事耿南仲,也正在向朱桂纳解释,刚才太子回答皇帝严惩秦烈的意思。

  “不用解释了,你回去告诉太子,我会告诫秦烈,今后恪守臣子本份,断然不会连累太子殿下。”

  朱桂纳虽然为人懦弱胆小,在朝中从不主动挑事,但是他对于自己的幼女朱凤英,那是从小都视若明珠。

  爱屋及乌之下,他对于秦烈这个小女婿,自是偏爱有嘉。

  刚才大殿之上,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皇帝明明有心放秦烈一马,这才故意问太子主意,就是希望太子能够仗义执言。

  可结果太子竟然大义凛然的要求严惩秦烈,如此昏庸的举动,自是让朱桂纳彻底心寒。

  他甚至在想,要是哪天是自己站在今天秦烈的位置,太子只怕也会大义灭亲吧。

  【作者题外话】:第三更求银票。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