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0章 赵构迁都临安(2)_大宋一品权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丢,他要是退位,那就是待宰羔羊,这一点他是心知肚明的。

  为此,赵模出使任务,自是由此耽搁了下来。

  甚至赵模近来,虽然住在驿馆,实际上却是软禁状态。

  “太上皇,朕已经决定迁都临安府,不日就将前往,恭请太上皇一道前往。”

  在童贯、高俅等人被押解走后,赵构屏退左右,向赵佶说出了自己,为了躲避来自秦烈的威胁,做出的决定。

  “避让是对的,秦烈此人心机莫测,只怕是心怀王莽之志。而我那孙儿赵谌年幼,朝廷之中根本无人能够制衡他,若我皇族不保存根本,大宋的江山,难保不被此人篡夺。”

  赵佶毕竟挡了几十年的皇帝,一些问题他还是看得清楚的。

  现在秦烈把持朝政,如果任其发展下去,最后大宋必然会亡与其手。

  但若这个时候,赵家皇族能够在江南守住半壁江山,至少能够维持南北朝的东晋局面,延续大宋的国祚。

  之前赵佶对于赵构关注不多,但近来他发现,这个儿子隐忍,颇有大志,凡事谋定而动,远比赵桓和赵楷要强。

  赵桓本性懦弱,虽然隐忍,却毫无主张。

  赵楷性格张扬,虽然满腹经纶,但缺乏胆略,此次难逃,赵楷表现怯弱,在军事上毫无建树,若是太平盛世,倒是不失为一个守成仁君。

  然而,现在乱世降临,赵楷根本无法肩挑天下。

  “为确保我大宋江山不失,我会替你站台,保你名份大义不失,但我也有一个要求。”

  赵佶知道若没有自己的站台,赵构目前想要稳定江南各路的局面,显然很难办到。

  “太上皇尽管吩咐。”赵构闻言,顿时大喜道。

  “第一,封你三哥赵楷闽王,让他驻藩福州,分两浙路为东西两路,让你三哥替你看守两浙西路各州府,保存我赵家实力。”

  “第二封你十二弟赵植为番禺王,驻藩广南东路番禺,第三封你十四弟为荆王,驻藩荆湖路,替你镇守荆湖路。”

  “若你办成这三件事,吾不但替你站台,还会进一步昭告天下,废黜赵谌帝位,支持你为大宋合法之君。”

  赵佶现在手握传国玉玺,又是大宋上合法性最高的天子,他的圣旨,不说在北方,在南方定然会得到各路州府官吏的支持。

  “太上皇放心,我这就去拟旨,您亲自用玺,保证三王能够立即出发,前往驻地就藩。”赵构别看年轻,但他确实是个颇为懂得取舍之人。

  历史他能够开创南宋一百多年的基业,虽然有时势运气的原因,但也与他的能力有不可分割的原因。

  南宋开国之初,中兴四将、中兴四臣,以及后来开国七王,包括秦桧、杜充、万俟卨等等奸臣,都是赵构手中的棋子,足见其人手段的高超。

  与太上皇赵佶达成默契,赵构无疑是吃了一颗定心丸,同时他又利用交出童贯、高俅、蔡攸、王黼等奸臣行为,稳住了韩世忠、林冲的军队,进而得以从容,率领文武官吏,把都城迁往了临安府杭州城。

  因为吕颐浩在两浙东路招募了五万军队,为了稳住金陵防线,赵构只带了一万人马离去。

  留下四万人马驻扎金陵,并任命了陈淬为金陵留守统制,孙昭远为金陵都总管。

  【作者题外话】:求一张银票!!!

  老鹿在努力恢复中,状态即将回归。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