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77章 折可求出使西域_大宋一品权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承蒙丞相厚爱,这是卑职的荣幸,愿丞相大人赴汤蹈火。”

  折可求这一天来,都在思考着秦烈和朝廷会如何处置自己。

  做为一个叛变投敌的将领,今后他的仕途前途肯定结束了,就算侥幸留下这条命,余生也只能是苟且偷生。

  但作为一个世代将门之子,这显然不是他愿意面对的。

  作为一个聪明人,秦烈话语一出口,他便明白了,秦烈这是给自己选择了一条新的道路。

  出使西域,显然是个艰巨的任务,先贤苏武、张骞、班超哪一个不是经历了九死一生,才得以名垂青史。

  可这对于折可求来说,显然是一条阳光大道。

  只要他能够办成这件事情,他不但能够重正名声,还将会重新获得朝廷,以及折家列祖列宗的原谅。

  “可存,这事你怎么看?”秦烈见折可求答应了,遂放下了一块心事。

  让折可求持节,出使西域各国,不是秦烈脑袋一热决定的,而是在答应李君瑜回西辽的时候,他便选定了折可求作为使节。

  折可求有能力,有胆识,算得上智勇双全的将帅,只要他答应出使西辽,定然能够成为秦烈沟通西辽,乃至西域各国的桥梁。

  现在西夏窃据了大宋的河西走廊,暂时秦烈没有精力收复失地,但这个仇他却记下了。

  西夏作为辽国的附庸,在辽国灭亡的时刻,他不但没有帮忙,还选择了背叛,这对于辽国的臣民来说,那就是深仇大恨。

  现在在可敦城的西辽,或许没有实力对金人复仇,但对于西夏在河西统治,进行袭扰牵制,完全是有能力做到的。

  但在河西走廊之上,在强汉盛唐时期,却留下无数先贤的足迹。

  远的不说,就说瓜州的归义军,从中唐时期一直延续道大宋仁宗年间,屹立在河西走廊之上,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直至今日,西夏皇帝李乾顺的贵妃曹氏,就是归义军将领的后裔。

  折可存自然不希望大哥被论罪,现在秦烈提出的决议,这显然是对折可求最好的安置。

  “主公的大恩,我折家必将世代相报。”折可存现在也算是看明白了,这大宋朝廷,迟早有一天会落入秦烈手中,这个时候他们折家,若是能够做出选择,将来必有回报的一天。

  “既然你们兄弟没有异议,那这事就这么定了,从今天起,你为我大宋西域宣慰使,持节,宣抚西域各国。”

  秦烈正色的目视着折可求,继续道:“你本部两千人马,继续由你统率,作为你的仪仗亲卫,我会从军中调拨三千匹战马,以及钱粮作为你的随军所需。”

  “而你的第一站就是护卫银川公主,前往可敦城面见辽国的耶律大石,向他表达我大宋的结盟之意,并向他表达祝贺……”

  在秦烈的一番嘱托之下,折可求也明白了自己的责任,以及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