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六二章 一个名将和两个疑似名将之间的战斗_权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雷的作战思想与这个时代有着太多的不同。抛开注重远程打击、走jīng兵路线等建军思想上的差异外,最大的不同乃是……他十分注重作战计划。

  在每一次作战前,他都会与自己的智囊,反复推敲整个战役的前后、进程、结果、影响等等,设想所有的可能……尤其是糟糕的可能。然后他会针对每一种可能,提出一套应对方案,解决由此产生的各种影响。这个过程细致繁杂、一次稍微规模的战役,就会使他废寝忘食的工作三五个昼夜,其中的艰辛足以使任何人抓狂,但秦雷仍会做得一丝不苟,看上去十分的自虐。

  这是他前世的烙印,是当世的任何将领都无法理解的,因为这是对生命的尊重。而且他相信经验丰富的士兵,才是战争最宝贵的资源,虽然也要有所牺牲、但不能有无谓的牺牲,不能像当世将领一般‘一将功成万骨枯’。

  理解了这一点,你就可以理解秦雷这种自虐的原因。

  之所以不败,是因为不可能败。之所以不可能败,是因为他不打必败之战、他可以应对所有导致失败的可能。

  什么?你说此战必败?还早呢!

  战局进入了僵持阶段,江上仍然血战、沙洲仍然冷战……

  虽然战局不同,但秦军两位首脑的表现却如出一辙,他们都把视线投向了巴陵城方向。

  诸烈的计划看似完美,但在执行上却有个不易察觉的漏洞……他预备在入江口展开战略决战,但眼前这些军队显然是不够的。所以他必须调集赤壁、夏口、武昌、甚至是九江的水军前来会战。

  然而在战役前期,为了达到迷惑秦军的目的,他又勒令各地守军严防死守,不得轻易出动。身为一代名将,他当然不会犯这种‘一女嫁二夫’的低级错误,所以他又命令各地水军一旦秦军撤退,便紧随其后,跟着镇南军东进入江口,这样便可以始终保持兵力充足,而且楚军长于水战,这样双管齐下、便可始终保持优势。

  之所以不大兵团决战,是因为他怕吓跑了伯赏别离、yù速则不达。倒不如一口一口吃掉,不疾不徐、温水煮蛤蟆来得稳妥。古人说得好嘛:‘零割肉不心疼’……

  为了在长公主面前显摆,他还美其名曰‘添油加醋战术’!

  说了这么多,全是它好处,那漏洞在哪里?就一句话……如果攻击各地的镇南水军不撤退呢?很简单,他预备前来参加战役的各地舰队,将恪守于第一条军令,老实龟缩在各自的防区……虽然想要突围并不困难,但上柱国不让啊。

  当然,身为名将一定是比别人多两把刷子的,诸烈不可能不考虑这种情况。但是他认为自己攻敌之必救,镇南军一定会从各地战场上撤下来,回援三江口的。

  而退一万步讲,哪怕秦军不回援,楚军也不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