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二九章 反间计与苦肉计_权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成战略目的!

  赵无咎很清楚,他需要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打一场漂亮的伏击战,这就全歼秦军的唯一希望!

  所谓伏击战便是打埋伏,一般为处于内线防御作战的、相对实力较弱的军队所应用,其实带有游击战的sè彩。因为可以在选定的战场,选定的时间,杀对手个措手不及,所以效费比是各种战术中最高的一个。

  但其对民众的支持、情报的准确、指挥官的判断和指挥能力,以及地形、保密工作等均有很高的要求。要想达成一次漂亮的伏击战,并不容易。

  反复思考之后,赵无咎决定将战场摆在牧野原上,这个地方很有意思,看上去荒草满原、平平坦坦,但荒草掩盖之下,是坑坑洼洼,沟壑纵横的地面,极不利于骑兵行动。齐军可以在此获得‘地利’。

  再加上国内作战,民众支持、容易保密和获得情报,‘人和’优势无可比拟……若是能再选择一个合适的天气,那就可以占齐‘天时地利人和’,想不赢都难。

  战场好选,但如何将秦军引过来,便成了百胜公需要解决的最大难题……

  经过又一次深思熟虑,他决定采用‘败战计之苦肉计’,通过几次自残来请君入瓮:

  他先利用秦国人好战喜功的特点,在洛水原上实实在在的输了一场,鼓舞起秦国人的信心。又令人难以置信的将虎牢关拱手相让,使其信心膨胀到目空一切,把齐军看成土鸡瓦狗、不值一哂。

  他利用细作催眠了秦国太尉,致使秦军的决策权完全掌握在军盲皇帝手里……没有上过战场的人,很容易被轻微的失败打击到灰心丧气,也容易被胜利冲昏头脑,忘记什么叫‘落袋为安’。所以赵无咎不求一胜,反而处心积虑的接连大败,彻底把秦国皇帝忽悠的不知道姓甚名谁了。

  接着他又再次利用细作,抛出了牧野城的百万石粮草作饵,成功将昭武帝的目光吸引到北边,并且避免了秦军向东劫掠。最后靠牧野城的第三次败仗,彻底消除了秦国众将领的戒心,终于把秦国大军引到了牧野原上。

  这绝对是个技术活,既不能让对方看出破绽,又不能损失到根本。这也就是战无不胜的百胜公,有震天的威名支撑着。换做别的将领一败再败,早就把士气败光,弄假成真了。

  就连双发交战的时间,也在赵无咎的jīng确算计之内……他早在几天前便预料到了这场秋雨。

  纵观整个过程,确实凝聚了百胜公丰富的战场经验、敏锐的洞察能力,以及‘用媳妇逮流氓’的超人魄力,是jīng心准备后厚积薄发的结果,换做谁都要中招的……

  到此时,这场‘伏击歼灭战’终于万事俱备矣!

  至于秦国皇帝离开虎牢关,贸然随大军北上,倒是出乎百胜公的意料……在他的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