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五十一章 割肉揩油_大明鹰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戚继光和严鸿打定扩招的主意,严鸿就派人下去宣传了一番政策,比如军饷一天三分,绝无拖欠、折扣,三十天一关饷等等,很快有将近三百人愿意投军。

  戚继光带着几个心腹小校,一个个亲自甄别。按照浙兵招募标准,一番刷洗下来,戚继光还真挑出了近八十人,符合他招募标准。这人数虽少,但却是骨干。日后浙兵大规模扩招,肯定不能按照义乌招兵那种严格标准执行,而此时招募出来的,日后都可以成为军官使用。事实上,若干年后,还有不少人与婆娘争吵时,就捶胸顿足说道:“当时老子就是被你拖累了,要不是惦记着你和孩子,当时报上名字,说不定现在我也是将军了。”

  严鸿这边,有了三千主力部队押阵,更是底气十足,酒席宴前,一通夹枪带棒,先是逼着耿墩儒把侵吞的耿少泉的产业都吐出来,做了花、耿二女的嫁妆钱。如果那些产业还是逆产的话,是要上缴国库的,可因为耿墩儒从中做了手脚,经过他这一层漂洗,那些钱等于是从耿墩儒手里拿出来,做二个耿家寨女子的嫁妆,这笔款子理所当然的就姓了严。

  接着便是耿家私藏的兵甲。严鸿出于自己的癖好,一向反对民间在朝廷体制之外自己拥有武装。尤其像耿家这种土豪势龗力,有了武装更是朝廷的不稳定因素。因此他当即命令收缴军械,耿家所存的各种违禁品如弩、铁甲以及军中制式军械全部收缴,乃至以前自己打造的兵器。也大半被没收。凡是强弓。也一律收到了浙兵手里。这回耿家算是彻底被拔了爪牙,短时间内没有力龗量再和旁人械斗。

  至于说,耿家寨没了兵器,万一倭寇再入侵怎么抵挡,这就不是严大少爷要考虑的事了。实在不行拿锄头棍子也可以抡嘛。靠棍子活活打死倭寇的战例又不是没有。就算棍子锄头玩不过倭刀,那也得怪你家耿少泉不长眼,得罪了严大少爷啊。

  至于在那些纠纷的田产上,严鸿原本倒真想做个好人。按照契约上的划定,把界碑挪回去,退还以前被耿家霸占的邻村土地。反正耿家所有土地都是自己的,也就不至于说侵害某个大户的既得利益,而引起反弹。严鸿自己虽然并非那两袖清风的好官,他倒真不想霸占邻村的不义之财。抢人家的就还给人家嘛。

  不料周围那十几家族长,原本是一门心思把田要回来,此时却改了主意,不但不要,反而也要把自己族中。挨近耿家田地的那些田产,也全卖给严钦差。

  他们耳目灵通。已知耿墩儒玩的把戏,暗骂自己糊涂。这是个多好龗的机会,自己怎么就鼠目寸光呢?对比那点田产,巴结上钦差才是最要紧的。这是严阁老的孙儿,朝廷里一等一能说上话的狠角色,自己现在不巴结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