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五十五章 阳奉阴违_大明鹰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多日,严鸿一路人马来到杭州附近。早有人向胡宗宪报告,胡总督当即带着整个浙江的文武出城相迎。两下相见,少不得彼此吹捧几句,然后携手入城。进了钦差行辕,胡宗宪已经设下庆功的酒宴,在酒席宴前,杭州的文武众口一词,将严鸿直捧到了天上。仿佛武侯再世,孙武复生,这一场大战的功劳,都是钦差严鸿调度有方,指挥得当,否则万无胜理。

  严鸿也知这种话无非是因为自己是严家的孙子,不捧自己,不是不给严阁老面子?当下也不住的说好话,赞扬前线将士用命,文臣们赞画军机调度有方,后方的筹措钱粮,输送得力,此一番全要上本保举。

  借着酒席之间,严鸿更表态道:“这一回军饷报销的事,就包在我的身上,回头上本京师,该有的犒劳、典恤一文钱都不会少,至于首级上的事,我看谁敢来罗唣!”

  他这一表态,文官们大多暗自皱眉,感觉这钦差太过孟浪,到底是年轻,嘴上没有个把门的,这种话说的未免太也跋扈了一些。而武将们却是听的入耳,连酒都多喝了几大杯。

  国朝如今文贵武贱,每有战事结束,文官们对于武将的战绩,必然横挑鼻子竖挑眼,盯着战绩和斩首数上做文章,总想着找个错处,把当事人弹劾落马,以显自己的手段。当然,这也是因为武将们写战报时,习惯性注水,不论胜败。都是把自己的斩获加上不只一成水分。而上级再向朝廷呈报时又注一遍水。几层水注下来,这就难免有点离谱。因此也经常被人抓痛脚,从而形成诚信沦丧的恶性循环。

  今日有严公子这番表态,以严党的势派,那多半就不会再有文官来找麻烦,这种大胜仗,再把水分注上两成,那可就发了大财了。

  王本固起身敬了一杯酒道:“钦差。如今倭寇既然大败亏输,元气大伤,短时间内,断无余力进犯我大明,不如趁此大好时机,将汪贼斩首,以振奋军心,亦可令倭贼胆裂,钦差以为如何?”

  严鸿如今歼灭了倭寇大队,成竹在胸。对王本固也不似当初那样忌惮。但毕竟目前还不是撕破脸的时候,因此他满脸带笑。将杯中酒一饮而尽道:“子民公此言甚是,然而咱的奏折交到京里非止一日,天子下旨使将汪直严加看守,并未批复处斩。若是此时擅自杀人,恐非人臣之道。”

  王本固也知,严鸿、胡宗宪凭借这次平倭的大胜战功,必可受到升赏,仕途更加坦荡。作为一个只能窝在后方,且不能从中分润的巡按御史,他心理活动只能用羡慕嫉妒恨来概括。他与此时的很多读书人一样,有着眼高手低的毛病,认为若是自己指挥,必然斩首更多,损失更小,在这一点上,王本固与后世的键委会成员没什么区别。

  因此这段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