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97章 营养午餐_重生之我要冲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长,做学术出身。

  该基金会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成立的一个非营利性的公募基金会,可以直接上书大领导的那种,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内外企业、机构和个人捐赠。

  提起基金会,大家第一反应就是坑人,骗钱,水很深。

  确实有那样的,但也有干实事的。

  “2006年,我们在广西都安的一所小学进行调研,发现当地寄宿学校的学生只能以盐水黄豆和米饭作为午餐。”

  卢波取出几分厚厚的资料,介绍道:“中西部很多欠发达地区也存在类似情况,农村儿童的贫困发生率高于农村人口整体贫困发生率。别看一顿饭不起眼,却已经成为家庭的负担,很多家庭就是交不起伙食费,宁肯让孩子辍学……

  2007年,我们启动了一个项目,在广西都安、河北崇礼开展了供餐试验。”

  “具体措施呢?”

  “我们帮助地方筹建食堂、采购原料、聘请做饭师傅,覆盖了2000多个学生,为他们提供一顿完整且有营养的午餐。

  试验了一年,效果显著,学生在身体素质、学习成绩等各方面都有提高。

  于是在去年,我们给中央提建议,改善贫困学生的营养状况。国家非常重视,已经在酝酿实施。

  但现在财政补贴政策还没出炉,我们的资金有缺口,姚总能关注这个项目让我们非常意外,也非常感激……”

  姚远翻着厚厚的资料,有文字,也有图片。

  图片全是现场拍的,一所破破烂烂的学校里,一个小女孩捧着老式的铝饭盒,里面只有米饭和盐水黄豆。

  也就上小学的年纪。

  这些孩子,要么是父母外出打工,或者病了、死了,或者家里孩子太多,极度贫困……别说2009年,姚远在后世都看到过。

  “卢老师,贵方现在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在中西部四个国家级贫困县进行试点和调查。”

  “能覆盖多少学生?”

  “目前只针对寄宿生,大概1万人。”

  “每天午餐标准是多少?”

  “2块钱。”

  卢波怕对方误会,道:“试点工作主要是得出数据,为国家决策提供参考。而且2块钱貌似很少,实际上做大锅饭的话成本还要低,伙食能比以前好很多,每人保证有一个鸡蛋。”

  不用解释姚远也明白。

  如果国家开始施行,那起码覆盖几千万的孩子,每人每天2块钱,一年就是几百亿。

  数字在姚远的脑子里一过,现在是1万人,一年才七百多万,干得过!做慈善是好事,却也要量力而行。

  “能加入这个项目,我十分荣幸,基本没什么问题,只有一点要求。”

  “您讲!”

  “我可能有一些宣传活动,会重点突出我们公司。”

  “我理解我理解,这个没问题。”

  “那好,希望我们尽快达成合作。”

  卢波身为副理事长,负责拉赞助的事儿,各行各业都打过交道,这点小要求根本不算要求。

  姚远又让对方抽空拿一些影像资料过来,便送走了卢波。

  打从去年金融危机开始,姚远就在谋划未来。

  凡是轻资产的,都想搞重资产,凡是重资产的,都想搞轻资产。

  互联网是典型的轻资产,但很多大佬都是隐藏的地主和地产商,他们到处拿地,建大楼,只是多为自用。

  99集团还有两栋大楼,以及在各城市的土地仓储呢!

  但这些资产,对公司没有根本性的助力发展,姚远的思路始终是:物流+电商+带货+乡村振兴+农产品,外加一个手机制造。

  这两块才能拓展企业的深度与广度。

  种菜和营养午餐好像没啥关系,其实已经在铺垫道路。

  (还有……)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