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19章 浓墨重彩_大明第一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春后朱标要借着朝廷肃贪的东风,狠狠翻一番旧账,鱼肉乡里的士绅豪强,为非作歹的地痞流氓,以及根深盘结的赌坊逼良为娼青楼都要好好清洗一遍。

  宁杀错不放过,这种时候优柔寡断只能坏事,而且如此大范围的肃清,里面没有猫腻是不可能的,朱标也有了防备和觉悟,这也算钓鱼执法,看看最后谁会暴露出来。

  左右亲军都尉府这把旧刀早已锈迹斑斑了,也不怕在干点脏活儿,真有必要的话,事后把毛骧等都尉府高层都推出去杀了便是,早早晚晚的事情罢了。

  正思索的功夫太医院院丞走进来拜倒在地:“老臣拜见太子殿下,殿下千秋。”

  朱标回过神摆手道:“赵院丞免礼,书册编辑的如何了,可有什么难处。”

  赵院丞须发皆白但面色红润细嫩,有种让人心安的气质,只见他不急不忙的起身回答道:“启禀殿下,臣领着太医院一众太医,还有京城各药铺的名医们共同考古证今辨疑订误,引用医书二百八十三种……”

  朱标听的认真,但终究不是他所擅长的领域,所以只是听了个大概,这是他自陕甘回来后即命太医院所做的事情,编纂一部医书。

  其实也不仅是医书,工匠农业等也都在筹备了,早在去年翰林院修撰就曾进言经过宋元战乱之后,各行各业传承的经典著作都有遗失,希望朝廷尽早收录保存。

  不过那个时候朝廷哪有闲工夫,老朱对这个也不是太在意,不过朱标却是记在心里了,无论是《本草纲目》或是《天工开物》这些重要的著作都没有出现,其作者离出生也早的很。

  朱标潜移默化的改动了许多,对后世的影响更将巨大,如此一来那些人物还能不能出生都不一定了,更不一定还会按照原有的历史规矩做出事迹。

  所以朱标干脆直接以朝廷的力量办成此事,群策群力应该会做得更好,朱标优先将资源给了医道方面,就是因为现今病多医少,而且古代本草书中存在着不少错误或者是矛盾的地方。

  例如药物远志,南北朝著名医药学家陶弘景说它是小草,像麻黄,但颜色青,开白花,宋代马志却认为它像大青,并嘲笑陶弘景根本不认识远志,又如狗脊一药,有的说它像萆薢,有的说它像拔葜,有的又说它像贯众,说法很不一致。

  所以朱标不仅是让太医院负责,还强行命令他们要同民间名医共同参详商讨,并且让地方州府推荐护送各地最出众的名医来京,务必尽实尽详,不仅要有文字描述还要画出模样。

  等院丞说完大题进度后朱标点头说道:“诸位辛苦了,但万万不可疏忽,本宫不求速成但求详实,对各家献上的秘方都允将名姓写在书中,以供后世瞻仰,如此青史留名……”

  朱标最擅长的就是画大饼了,医者基本没有太穷困的,尤其是能参与此书编纂的更是当世名医,不一定各个豪富,但最起码都是衣食无忧的。

  这些人年纪都不小了,于当世名利基本都是无所需求了,但名留青史可就不一样了,随着朱标投入的资源越来越多,而且三天两头就在百忙之中抽空闻询,更是让他们知道太子殿下是真的准备让他们编纂一部必然在医史当中留下浓墨重彩的医书。

  ……………………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