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不327章 不同反应_化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八月,热气炎炎,汴京河畔增设了提物的滑轮绞索,可让船上卸货更快,然这工具却让力夫们少赚了不少钱。

  于是这滑轮索被人私下烧毁,这事上了报纸,引起朝野一片喧然。

  朝廷如今争论的事情,已经不是外患,而是国中已经隐隐有些苗头的对立。

  “陛下,自己工坊四起以来,不时有农户烧机毁械,更有人称铁道行于的龙脉之上,破坏王气,还有那高炉耗水,常常有与农争水之议……”谏言的朝官侃侃而谈,说的便是这些年工坊各种错处劣势。

  工坊发展正在改变农人的经济与生活。

  以前,农户挣得口粮一份上交,剩下一份用来吃食,而家里的余钱,大多来自副业,比如鸡蛋、采药、刺绣、纺线、织布,其中尤以织布纺线换来的钱最为重要。

  而如今,廉价的赀布正在已经开始侵蚀偏远的村落,催毁这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

  穷困的百姓失去收入,当然会有不满,偏远之地的州府失去夏布的税收,自然更加不悦。

  于是,朝堂之上,最强烈的呼声就是将各地的工坊收为官营,从而抑制这种工坊飞速蔓延的趋势。

  当然,也不是所有官员都反对的,比如成都府路、京东东路、江南东路的官员便强烈反对。

  双方在朝廷上吵成一团。

  赵士程高居王座之上,撑着头看他们吵闹。

  最后,这场争端以各地工坊将会进行加税为由,暂时平息。

  加来的税收,会补贴各地没有大规模工坊的偏远州县,做为官府的支出。

  赵士程知道这会影响工业的扩张,按正常的流程,他应该大规模地没收土地,让贫苦无着的农人进入工坊,做为工业生产血肉磨坊,这样,才能支持工业的飞快发展。

  但是如今国内局面还算不错,北方边患减轻后,那自然还是稳定更重要,工业扩张可以稍稍慢些。

  不过朝廷两方的官员对此都有些不满,看对方的目光都如仇寇。

  这是如今朝中的两派,以京东路、京畿路、蜀中四路为首的官吏因为工业吃到他甜头,极为推崇发展生产,被称为新派,而以各地普通官员为首的普通儒家进士,则要求要为保守,被称为旧派。

  民间对此很是担忧,那些时政小报上常常有评论说,当年王安石的新党和司马光的旧党相争,延绵四十年,差点把大宋送走,但如今朝廷上居然又有了两党,乃是不祥之兆。

  赵士程对此不以为然,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党争在哪个政权里都不会少,只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反而是良性竞争。

  他需要的新派官员锐意进取,同时也需要旧派官员来弥合工业改革中的受损势力。

  一个都不能少。

  不过,这加税的消息一传出去,一些小作坊,怕是要开不下去了,也不知又会有多少人在其中被影响。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