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百四十六章 干巴_贞观泥石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友情提醒:本章不适于进食时观看。)

  柴旦返回昆州时,已经是五月了。

  将蟠龙玉佩交给李不悔,柴旦多少还是有些私心作祟,禀报柴令武时感觉忐忑不安。

  柴令武眉头一扬:“可以啊!柴旦你很会判断形势了。没错,蟠龙玉佩在我手里就是锦上添花,在李不悔手里可以更好地保住家业。”

  柴旦咧嘴,艰难地笑了一下。

  庄主该不会是在说反话吧?

  以柴旦的文化水平,确实不易分辨正话、反话。

  一直呆在益宁城不走的马比宏觉,看到与柴旦同行的尚书左司郎中,略黑的面孔绽放出欣喜的笑容。

  官职授了,这就有靠山了,再不畏惧四面之敌了。

  这个意义,甚至比得到新茶的制法更有益处。

  当然,茶的制法也很重要,要不命名为“长史茶”,以示不忘长史大恩?

  二十名国子监生统一到位了,银生州治中满仓干笑着见礼。

  柴旦在柴令武身边小声陈述,满仓这厮为何从长安“右迁”到新附的银生州。

  爨志远怒不可遏。

  不管怎么说,自己身为昆州大都督府司马,银生州归附大唐一事就有自己的功劳!

  即便现在没有单独赏到自己头上,日后晋升大都督府长史,有这一条,那是铁板钉钉的功绩啊!

  爨志远扔出几句连阿底里迷都不是很明白的蛮语,马比宏觉脸上浮现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真不是阿底里迷不给力,实在是云南的乌蛮分支太多,很多地方的小支系语言,甚至需要经过三转到四转通译才能互相沟通,相邻地带的沟通就易懂得多。

  柴令武不懂乌蛮语,却懂人性,只是带笑扫了爨志远一眼。

  满仓治中在银生州的幸福生活,一定能让他终生难忘。

  银生州治所开南县,铺开了藤条凳、竹编矮几,摆上了酒菜,新到的佐官排排坐,刺史马比宏觉举起木杯敬酒,席外是一群乌蛮小娘子载歌载舞,“呦呦”之声四处飘荡,让人飘飘欲仙。

  除了偏僻一点,语言不大通一点,饮食习惯差异大一点,问题也不是太大嘛。

  总算满仓他们还记得是初到银生州,不可放浪形骸,看着那些年轻的乌蛮小娘子,克制,再克制,想勾搭,日后机会多的是。

  乌蛮菜的特点,鲜、嫩、脆、香,偏咸、辣、麻,木耳、蘑菇之类的新鲜菜肴层出不穷,苦荞粑粑煎出来也挺好吃的;

  砣砣肉味道鲜美,肉心却总有那么一丝血丝;

  油酥夹夹虫,这个略微考验人,不是所有人都对食虫无心理障碍的。

  没辙,百虫宴是南部边疆的特色,这里只有一道夹夹虫,已经是极厚道了。

  转转酒,马比宏觉终究没有安排,毕竟那种喝法与中原的习俗差异太大,怕他们一时接受不了。

  几上,一盘香味四逸的肉干巴让满仓胃口大开,一个人就甩了半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