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章 私酿_贞观泥石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客更会因此而回头成为楼阁的长期饭票。

  唐朝的科举,并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允许自己报名参加。

  知识点:武德五年(622年)唐朝的诏书明确了士人可以“投碟自应”,下层寒士得不到举荐者“亦听自举”,“洁己登朝,无嫌自进”。

  《唐大诏令集卷一〇二》:“宜革前弊,惩劝之方式加恒典茍有才艺所贵适时,洁己登朝,无嫌自进。”“其有志行可録才用未申,亦听自举。”

  所以,不要说必须有官员举荐的外行话,那会让人觉得你不懂历史。

  当然,有举荐与自举,待遇差别肯定是有的,要不然你以为谁愿意平白无故去低声下气?

  此刻,晓月楼中,平日与柴令武不对付的纨绔们停杯不饮,一个个都在反思。

  是哪里不对?

  都是国子监里混出来的,谁不知道谁?

  柴令武的水准,要说做出“XX湖上有蛤蟆,一戳一蹦跶”,这个大家绝对信。

  《将进酒》那么豪迈大气、大起大落的诗,就是国子监里的助教、博士、主簿、监丞,都未必能做得出吧?

  为什么不提司业?

  国子监司业是贞观六年复置的,现在还没有。

  难道是柴令武撞他阿娘的墓碑撞开窍了?

  要不,改天自己也撞个祖宗墓碑试试?

  说实话,就连呆头呆脑的阿融都不敢相信,自己一直侍候着的废物二少爷,竟然能写出众人交口称赞的好诗。

  晓月楼牡丹房,几名酒意微酣的官员怔了怔。

  “不可能吧?柴令武在国子监,不过是下下之姿,如何能与此诗相配?”曾任国子监博士、现任给事中的孔颖达放下酒杯,满眼吃惊。

  作为柴令武的授业博士,孔颖达对这个顽劣的学渣记忆犹新。

  通直郎、散骑常侍颜籍笑道:“勋贵之家,另聘良师指点,未必办不到。何况,冲远你离开国子监四年,四年之间,究竟柴令武有何造化,你我也不可知。”

  颜籍天性对权贵人家有好感,对寒门子弟白眼相看,真是愧对他家老祖宗。

  又或者是祖宗穷怕了?

  民部尚书、检校吏部尚书戴胄举杯笑了笑。

  柴令武又不靠科举做官,人家到明年就可以授荫官,作诗好坏,有区别么?

  说不得人家只是从哪里买得好诗,来出个风头呢?

  还不许人家附庸风雅么?

  “感谢柴令武公子赐《将进酒》手书,贺柴令武公子开创新字体。”

  戴胄的酒杯落地,酒洒湿了布履。

  孔颖达停箸,颜籍惊愕。

  诗还可以买名家之作,字呢?

  晓月楼敢说开创字体,即便有所夸大,也总要能服众,否则便是搭进自家名声了。

  三人相约,去了高文敏的房间,随意见礼攀谈几句,孔颖达便注目柴令武手书。

  馆阁体脱胎于正楷,却比楷书多了些讲究,异常工整、方正,适宜公文所用。

  要说风格多突出,没有。

  但是,实用性极强。

  你想想,下属写个公文过来,一手龙飞凤舞的狂草,与一手循规蹈矩的馆阁体,哪个让上官更养眼、效率更高?

  难不成你还想上官认你这手可以当符使的书法么?

  “这一手字体,用于公文,极妙。”

  戴胄踱着方步,矜持地看着柴令武:“本官欲在朝廷、地方推广此字体,贤侄以为如何?”

  柴令武掐着指甲尖,露出一丝狡黠的笑意:“伯父看中小子所书字体,小侄不胜荣幸。不过,皇帝不差饿兵,小侄斗胆讨要一些好处。”

  戴胄露出微笑:“不可与唐律相悖。”

  柴令武哂笑:“小侄也是奉公守法之人。”

  众人在心里暗呸,你与高文敏就是纨绔子弟,到处捣乱,还说什么奉公守法,不知羞!

  “准许小侄开私酿。”柴令武笑嘻嘻的道。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