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二章 再临米川_贞观泥石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米川县与吐谷浑的贸易依旧不温不火地进行。

  托柴令武之福,来米川县交易的吐谷浑人、世家子弟都老实得不行,罗大宣抓紧时间用收取的税赋修缮城墙、安置百姓,预备从单一依靠贸易收取税赋的模式中转变过来。

  即便罗大宣的见识有限,也知道贸易这东西虽然挣钱,受外在影响却太大。

  以大唐和吐谷浑之间时战时和的关系,谁也不知道这贸易能开多久。

  赶紧抓住每一文钱,实现米川县转型才是正道。

  靠子民苦哈哈刨地种麦子、漫山遍野放牛羊,才能收几个钱啊!

  所以,药材一事,罗大宣格外用心,就连县衙后头他都护亲自刨土种了忍冬。

  说起来,罗大宣还有些忐忑,毕竟忍冬不是米川县土生土长的物种啊!

  南橘北枳,会不会空欢喜?

  当归、党参、款冬花,罗大宣倒是大致了解过,就是比米川县还寒冷的地方都能自然生长,栽种应该没有太大问题。

  所以,在推广忍冬的时候,罗大宣留了个心眼,尽量减少种植面积,提前跟百姓说清楚,这物种能不能在米川县成功生长还未可知,不要把全部希望寄托于忍冬之上。

  好在忍冬的种植并不占据田地,房前屋后都可以随意种植,不成损失也不大,成了就当意外之喜。

  这是一个父母官的良苦用心,绝不能说到时候拍拍屁股来句“当买教训”了完事。

  谁特娘的要去买教训,拿你自家的钱财去买!

  罗大宣这号经历过隋末的老派人,能力未必出众,谨慎却是一流的,哪怕来指导的药行伙计是给柴令武颜面而来的,他也一样固执地坚持底线。

  什么是父母官?

  那就是要真把子民当自己娃儿看待,不能损害了娃儿家的利益啊!

  手心手背都是肉!

  在皋兰渠等几名弓马手的陪护下,罗大宣跑了一圈比隆方向,归程时还到马尔坡看了一下小月氏人的生活状况。

  小月氏人在河西流浪了几百年,畜牧、耕种都比较精通,种植麦子、胡萝卜倒也像模像样,牛夜还兴致勃勃地洗了一根胡萝卜,煮给罗大宣吃。

  橘红色的胡萝卜,口感清爽、香甜、嫩滑,煮熟后格外软,笊篱捞进碗里,香气让罗大宣胃口大开。

  吃了胡萝卜,喝了碗香甜的胡萝卜汤,罗大宣咂嘴:“治中弄的这新鲜玩意儿,有搞头!”

  这蔬菜的运输也是个问题,不晓得坚硬的表皮能不能锁住水分,让商贩有足够的时间送到长安去?

  要不要找柴令武,让他弄一个贡品的名头呢?

  哎,今年是不行了,那些胡萝卜得留着育种,太熟过头的胡萝卜,容易开裂、纤维化,影响口感。

  牛夜在种植方面还是比较靠谱的,没有早早撒种子,而是等到四月份,天气暖和了才播种,经过三个月的照料,施肥、除虫,胡萝卜的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